阅读历史 |

第七十四章 阳关三别(2 / 3)

加入书签

像这样五色缤纷的茶,爷们儿家是懒得喝的,觉得太矫情了,然而在绿泉茶楼,这一种另类的茶品却蓬蓬勃勃地开拓起来了。

这一天黛玉从彩霞那边回来,三个人吃着茶,正在说着贾鲭的学业:

“我如今是晓得了,怎样的识字方式最好,就是把一个东西真正摆在她的面前,教她认字,比如说今儿的包子,那两个字她不多会儿就能写了,虽然说笔画确实简单了些,然而那认字的劲头儿也当真是不同于以往。”

沐雪元前仰后合地笑道:“早知如此,当初也不必费力弄什么图片识字板,直接就把那些黄瓜茄子摆在她的眼前,就是个现成的看图识字。”

紫鹃也笑:“白天指着太阳教她写‘日’,晚上对着月亮教给她写‘月’,只可惜上下左右这些,还是看图方便。”

识字图片上面画了一个女童,四面标注了上下左右,另有一幅日出图,一个女孩子面对太阳立着,写明了东南西北,从小就要学会辨识方向啊。

就在这时,忽然外面一阵急促的拍门声,沐雪元过去开了门一看,原来是翠英的女儿秋姑,这秋姑继承了母亲那活络的交际手腕,如今在蒜市口那边也是常任报信员,沐雪元此时一看她的面色,便知道事情不好,连忙问道:“秋姑,出了什么事?”

秋姑踏进门来,急匆匆地说:“沐姑姑,可有件突然的祸事,兰大爷过去了。”

“啊~~怎么回事?前几天看还好好的。”

“也不晓得是怎么个缘故,就方才本来好好地坐在那里,忽然一下子便躺倒了,赶紧找了郎中来,郎中进了门,兰大爷也撒手了。”

沐雪元匆忙进去告知黛玉和紫鹃,三个人连忙穿戴了,去蒜市口那边看李纨,到了那里,只见李纨扶着贾兰的尸身,已经哭得喘不过气来,旁边伏在床上痛哭的,还有贾兰的妻子连氏,连氏与贾兰的感情还算不错,所以这伤痛乃是真实的。

宝钗正在那里安慰解劝,熙凤如今虽然年纪大了,已经过了七十,脑筋却依然清楚,有这样的大事,照样是她出来张罗,平儿随侍着,黛玉与熙凤打了招呼,便也来安慰李纨和连氏,紫鹃和沐雪元帮着忙碌后事,彩霞那边听到了这事,也匆匆赶来吊丧。

当天晚上,黛玉便留在了蒜市口,紫鹃留下来照顾她,只有沐雪元一个人回去果子巷,黛玉倒不是为了给贾兰守灵,论辈分她乃是贾兰的姑姑,没有个长辈给晚辈守灵的,她留在这里乃是为了陪伴李纨,要说李纨这一生真的是悲苦,她的苦,主要倒是不在生活条件上,而是早年丧夫,从此在荣国府便失去了存在感,一心只扑在儿子身上。

李纨倒是生了个好儿子,她也教子有方,贾兰本来应该有所成就,只可惜荣国府忽然间便倒了,从此贾兰空有一腔抱负和才华,却只能在下层浮沉,好在还写了一本四方传抄的《石头记》,即使是李纨,也能够有所安慰,然而如今李纨七十多岁了,儿子却忽然间死了,贾兰死得也的确是比较早,刚刚五十一岁,就离开了人世,丢下他的老母,李纨青年丧夫,中年抄家,老年丧子,这一生的遭遇实在坎坷。

贾兰死亡的消息传到了铁槛寺,宝玉本来是尽量平静了心绪,努力淡忘红尘,将那前尘往事只当做刻在石头上的一篇故事,自己也不过是和其她人一样,都是石头记中人,此时忽然间听到了贾兰的死讯,宝玉不由得泪水纵横,惜春的大观园图终究是没有画完,大半幅画卷深深收藏在箱底,贾兰如今死了,石头记也终于没能写完,兰儿有时候会到庙中来看自己,叔侄两个谈一谈过去的事情,宝玉知道,这部书凝聚了贾兰的心血,乃是用血泪写出,如今书未成,贾兰泪尽而逝。

顾太清也本是安居静养于府中,如今的顾太清回归荣府,可以说是晚年获得了一个好的归宿,她今年六十九岁,虽然身体倒是还好,然而前面大半生颠沛艰辛,到了这个年纪,她已经累了,所以便不再像从前那样喜好出游,日常闲了不过是读读书看看花,和家中这些晚辈们诗词唱和一下,几个媳妇都能作诗,女儿也不时地有信来,再与一些老友见见面,通通信,也就是如此了。

忽然之间这一天传来消息,道是那写《石头记》的贾兰过世,顾太清想了一想,叹道:“可叹他的老母亲,这么多年含辛茹苦,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,夫人也少了屏障,好在孩子们也长大了,倒不至于太过凄凉,只可惜刚刚这个年纪的人,怎么忽然就没了呢?”

贾兰的灵柩很快便发送了,到了六月下旬,这一天乃是断七,李纨因为太过伤心,便没有去,宝钗黛玉等人带着晚辈们,给贾兰在城外烧了纸,这一场丧事便终于完成了,回来安慰李纨,要她千万保重自己的身体,李纨风烛残年,遭受了这样的打击,这一阵瘦得不成样子。

随着时间的流逝,因为贾兰的死亡而带来的心理波澜渐渐平息,潮音阁这边逐渐开始过回之前平静的日子,然而到了九月二十七,铁槛寺忽然传来消息,宝玉过世。

黛玉听了这个消息,本来拿起茶杯的手登时僵在了那里,整个人都仿佛忽然间变成了一尊木雕,过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