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一骑当千外传:魏文帝的霸业(77)(2 / 5)

加入书签

为光靠阶梯和高地的优势是不够的!必须要加强防守,而防守最有用的莫过于结界。其实除了黄巾党以外,桃源院的斗士们都会一些法术,像是她们在赤壁之战期间,就试图阻挡曹cao的行动,但可惜还是徒劳无功!然而,这并不代表桃源院的斗士们很弱!只是曹cao太强了而已。而到了现在,诸葛亮张开了结界,这道结界可以维持数个小时,之后只要众人再轮班凝聚力量,就可以持续使用。虽然这样十分的累人,但这已经是万不得已的方法。除此之外,这道结界还能分辨他人,只有成都学园那边的人可以自由进出,而其他人则会被挡在外面。突然,周围窜出许多的成都斗士,只见她们手持雪球,朝着中央丢了过去。「不好!敌人开始反击了!」郭淮说道。正如郭淮所说的,张飞、魏延、赵累等人,从三面发起攻击。面对如枪林弹雨般的雪球攻击,锺会等人只好用盾牌摆出三角形般的阵型来抵挡。而在这时,张飞冲了上去,喊道:「给我滚回去吧!朱砂掌!」在张飞的全力一击下,锺会等人又从阶梯上摔了下去。看到这个情形,司马懿知道从正面强攻是不可能了!现在只能改变战术。另一方面,负责进攻后门的邓艾等人,现在即将抵达目的地。一路上,邓艾等人行军过程都很顺利,也没有中什么埋伏或是陷阱。突然,邓艾察觉到情况有异样,便用声音和手势示意大家停下脚步。「怎么了吗?」贾充问道。「糟了!我们好像被包围了!」「什么?!」突然,周围立刻出现一群南蛮斗士,而带头的是孟获、孟优姐妹。「你们……是什么时候?」贾充惊讶的说道。「呵呵,当你们刚走进山裡时,我们就已经知道了!一群笨蛋!」孟获说道。「我们可是南蛮斗士,要训练一两隻鸟帮忙侦查,一点都不困难!」孟优一边说,一边举起手来,然后有一隻老鹰停在了她的手臂上。邓艾见状,大吃一惊,心想他们一路走来都小心翼翼,结果竟然在一开始就暴露了行踪。由于南蛮斗士们是以逸待劳,而且还佔据了有利地形,这对邓艾他们十分不利!「全军撤退!」「休想逃走!小的们给我追!」在邓艾一声令下,众人赶紧撤退,而孟获等人则紧追其后。经过一番混战,邓艾等人终于逃到安全的地方。接着,贾充打了通电话给司马懿,告诉她这边的情况。司马懿在接到消息后,脸色变得很难看。正面的长坂寺攻不下来,而后山那边又有伏兵,这让司马懿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。然而,就在这时,又有一个坏消息传入了司马懿的耳裡。原来是南阳学院又派兵攻打我军的地盘,而且还是兵分两路同时进攻。事实上,诸葛亮为了对付我军,除了在成都学园设防之外,还请了南阳学院来帮忙。由于是关係到成都学园的存亡危机,所以这一次不光孙策,就连其他人也愿意帮忙。于是,陆逊便制定作战计画,决定兵分两路,同时进攻我军地盘。其中一路由太史慈率领,负责攻打荆州学园,而另一路由孙策率领,负责攻打洛阳高校。虽然只要佯攻就好,但是该安排的人手还是要足够。也因此,太史慈率领了100名扬州斗士,而孙策则带着周瑜跟乐就,以及100名南阳斗士。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入我军耳中,我赶紧召集众人开会。在会议上,贾诩等人都建议应该要立刻召回司马懿,停止对成都学园的战争,并以守护我方地盘为主。然而,我却否决了这项建议!而理由也很简单……因为战争是全面的,不能因为背后有人偷袭,就直接放弃前线,那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出兵的好!另外,现在我们三家都有所行动,而许昌的曹cao不可能只看戏而已。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许昌的动向,但大概率会出兵。也因此,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加强防守,把能找来的援军给找来,而司马懿就继续牵制成都学园。至于之后的事……那就等到时候再决定吧!听到我这么说,众人都面面相觑,虽然不知道我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,但也只能听令行事。于是,我便打电话联络马超,看她能不能派兵过来?而马超表示,她将会亲率50名凉州斗士过来。至于荆州学园那边,我则是让吴质派50名长安斗士过去支援。在事情都安排好后,我接到了司马懿的电话,她表示进攻成都学园碰到了困难,不知是否应该退兵?我说道:「南阳的事情我都安排好了,你先让大家休息一下,之后继续牵制成都学园」「我知道了!」司马懿说道。我接着又安抚了司马懿几句,听了我的鼓励,司马懿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一点!虽然司马懿很能隐忍,但她其实有些心高气傲,只是这些都是在她得势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,所以该安抚的时候要好好安抚,这样才能让她回到最佳状态。听完司马懿的报告,我不经有些感叹!其实司马懿攻打成都学园会输,是「命中注定」的事!关于斗士的宿命,有一些是因为历史事件,而有一些是因为演义剧情。在历史上,司马懿没有参与伐蜀作战,所以实际上会怎么样?也没有人知道。至于演义,司马懿在刘备刚死的时候,就向曹丕献上了「五路伐蜀」的计画。然而,这五路大军都被诸葛亮给破解了!不过,由于这是演义剧情,所以诸葛亮能轻松解决是很正常的事!而结果,就是因为这样让司马懿触发了斗士的宿命事件,只能说太神奇了!除此之外,邓艾之所以没能成功突破后山,也是因为这个缘故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