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18章 劫自何起?(为盟主秽翼的Mystia加(3 / 4)

加入书签

、官职之人不多,但必会被有心人留意到。这一路,可称不上高枕无忧。老夫安危事小,陛下之忧事重,还要拜托二位多加警惕了。”

总镇两广太监傅伦忽然开口:“前些日子,在广西督办藤峡捣乱的监军麾下,两个百户和四个锦衣卫旗校到了广东公干。”

送一个致仕阁臣回乡,用得着两个这样高品的锦衣卫堂官吗?

张镗尊重地问道:“梁公,某与石宝的差遣,到了这里还不能说吗?”

“自宋代到今天,辩了几百年,心学也没死。”朱厚熜没有看任何一个人,只是这样开口,“别把目的搞错了。每人写三个名字,黄锦,收上来统计。”

他们的船刚靠上码头,见到出现在甲板上的皮莱资等人,顿时一阵锣哨响起。

位于梧州的总镇两广太监、两广总督和总兵官获知消息后,也慌不迭地上疏递往京城,同时这两广三巨头都齐齐奔赴广州府。

暂时的朝堂中枢就此决定。

坐在这里的,都是聪明人了,所以朱厚熜冷眼看着许多人痛斥一番外派内臣目无国法、无才无能却又指手画脚败坏国事之后,很直接地问道:“内臣外派的主要目的,是在各地巡抚巡按御史之外再设一道监察。都察院外派的巡抚、巡按都是进士出身,如果不守国法、辜负朕望,那是只治他们的罪,还是认为圣贤教诲、官员诠选无法达到德才兼备的目的?”

携平定叛乱之功入京,此刻朝中其余文臣有人敢站出来说比他王守仁更知兵吗?

……

张镗石宝若有所思,随后就问:“不需着急赶路?”

先上经筵赐了侍讲学士,再以选拔御书房伴读的名义辩经又有了一道近臣光环,如今只领个兵部左侍郎的虚衔,坐这把椅子也只是凭御书房伴读的身份替杨一清暂坐。

刘龙长舒一口气:也许可以脱身了,还是去修史自在。

于是就议不下去了。

登基诏书中说到了关于内臣的问题,现在朱厚熜拿出来让他们讨论了。

严嵩心头一凛,跪下谢恩后就此以御书房首席伴读入座。

张镗石宝第一次真心认可这个在朝堂斗争中致仕的失败者。

能做到阁臣之位的,又有哪一个简单?

此时此刻,从东莞县出发的军情急报已经快马接力。

梁储一声长叹,看着这两个想立功的潜邸旧臣,目光移到洞庭波光之上:“陛下胸有乾坤,你们问我,我也不知。只怕到了广州府,自有钦差调遣你们。”

“那就老规矩,回去之后再细细思考,月内拿出方略呈上来之后再议。”朱厚熜先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,就继续说道,“王守仁既已抵京,宸濠之乱叙功,今天就议出结果吧。”

一根哨棒猛地捣在他肚子上,皮莱资差点就吐了。

那句话只听前一句就行了,陛下问他们坐椅子坐得心不心安,那就先不能坐。

“乡亲们,抓到几个红毛鬼了,这可是红毛鬼的头头,陛下圣旨要捉拿的钦犯,让道让道……哎!哪个王八蛋丢到我身上了?”

奇怪的是,巡检大人却没在坐堂。

刘龙如释重负地谢恩离开:在皇帝身边呆了两个来月,直接就升任为正三品的翰林院承旨,距离掌院都只有一步之遥了。

“举贤不避亲,又不是首席,阁老担心什么?”朱厚熜语气没有波动地说完这段话,“严嵩,入座,今日议外派内臣之事,包括各地镇守太监,各衙司提督及各营监军。”

“……臣等愧对陛下信重。”

于是中圆殿里跪下了一圈。

不久之后,两个新任御书房伴读兼日讲起居注官进入了中圆殿。

梁储遥望北方:“那御书房首席只怕已经定了下来,我的老朋友们终归会想到此事非同寻常。这后半程,不好走啊。”

第三类,则是一些与税银有关的口,比如市舶司,比如盐课,这一类被称为税监。

对皇帝来说,当然意义非凡。所以哪怕历朝历代不少文臣痛斥外派太监之害,但皇帝很少弃用这种手段。

但现在还要叙功,陛下又想怎么摆弄他?

以王宪为主要发言,宸濠之乱中的叙功开始上奏方案。

现在难道又把他请出来,任个别的职位?那能出现在这国策会议现场吗?

他们忽然发现,皇帝可能真的没准备重用他,只是把他留在京城,随时拿出来撩拨一下理学重臣们?

刚被赶走的熊方又进来了,王子言正要发火,只见他喜不自胜地说道:“那弗朗机匪首、什么大使抓到了!”

屋里众人脸上齐齐露出喜色:“在哪?”

战事虽然失利,但至少不是毫无寸功。

“立刻上疏,就说是便搜州城而得!严刑拷打,逼问屯门岛营寨虚实!”

屯门战败的请罪奏表已经上去,再说了,也不能说是交战擒获,那不是汪鋐之功?

下一战,就该大获全胜了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