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我妻薄情 第474(2 / 2)

加入书签

欲言又止,神色哀戚,让钦天监解梦。

钦天监能说什么?只能建议皇帝祭祀一下老?齐王。

皇帝照做了。

过两天,他和大臣们说,太后?没了,他总觉得宫里少了长辈,又想起皇考(这里指先帝)早逝,没来得及孝顺,心中总是遗憾。

难道?人生?就是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吗?

其实,后?宫还有太妃,名义上?是他长辈,但都是透明人。皇帝这意思,指得分明就是在封地的生?母。

臣子们能说什么?只能说什么陛下孝感动天,不必拘泥时日等等。

大臣们精明,皇帝也?不差。

他很快寻了由头,说嘉宁郡主的孩子满周岁,特许齐王上?京共聚天伦。

齐王就带着齐王太妃上?京了,美其名曰看望孙女。

说实话,有这样的道?理吗?

嘉宁郡主是晚辈,又不是快死了,用得着父亲和祖母上?京探望她?但彼时,大臣们虽然看穿了皇帝的心思,却以为?是皇帝想念生?母了。

毕竟,齐王太妃岁数不小,指不定就和太后?一样,哪天就病逝了。

皇帝找借口让齐王带着母亲上?京,估计是想让王太妃在京中养老?,以全自己的天伦。

如今在京的藩王不少,多一个亲娘亲弟弟也?不是不行。

毕竟——皇帝无?子。

大臣们默许了。

以上?就是六月份的最新动态,由靖海侯提供。

程丹若简明扼要?地罗列了事件,叫人马上?给谢玄英送信。

谢玄英熬了一夜,写出个黔东北的奏疏,按照往常一样送了上?去。

路远迢迢,时间差很大,送到京城已经是七月初,送回是七月下旬了。

事情意外得顺利,朝廷准许他设立卫所,安顿军户。

这就再好?不过了。

之前?招募的流民安顿了一半,补充到各地卫所,还剩了不少,如今在黔东北设立卫所,也?算给了他们安身之所。此外,之前?撤走的苗疆寨堡军户,也?统一迁徙到此,以□□窜为?乱。

光有卫所也?不够,不知不觉间,汉人对铜仁的苗人了解甚少,只知属红苗,别的一概不知,这怎么行?

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。

遂又选址设立哨所。

大军预备驻扎,苗人自然心生?忌惮,免不了骚扰一二。

双方发生?了数次摩擦,为?震慑这群边蛮,谢玄英直接断掉了袭击他的村社,俘虏八百人。

因多是妇孺,大家都觉得他应该会赏赐将?士,正好?方便他们成家安顿。

但谢玄英考虑了下,觉得汉苗的生?活习俗大有不同,言语也?不通,强迫她们跟随汉人,反而弄巧成拙。

遂将?这群人全部?打?包送到安顺,让她们参与修驿道?的工作。

一来,修缮驿道?确实缺人手,二来,那边的俘虏也?多是苗人,能凑对也?不错,三来,迁徙向来是大杀器,人一远离故土,原本的优势也?就不再是优势了。

——事实证明,他想得没错,这群妇孺到达安顺后?,先从事了一段时间的体?力劳动,磨去她们的怨怼愤恨,又与同是俘虏的苗族人朝夕相处,萌生?了感情,新结许多夫妻。

人有了新的家庭,就会向往安定。

此后?数年?,随着驿道?修缮,他们被分散到各寨安顿,慢慢就融入了新的寨子,参与起了药材的种植,过上?了新的生?活。

安顺也?成为?了贵州最安定的一地。

当然,这都是后?话了。

--

谢玄英在铜仁忙得不可开交,程丹若在家也?活计不少。

她对皇帝认不认亲妈的事十分好?奇,专门收集邸报,与京中的信件合在一起,试图拼凑出来龙去脉。

不得不说,十分精彩。

六月份,齐王和齐王太妃上?京,正式拉开了泰平二十五年?最大风波的序幕。

皇帝见着齐王太妃就哭了,痛心疾首地陈述多年?未侍奉母亲的痛心,齐王跪在一边,不断说臣弟有罪,没能好?好?照顾母亲,太妃真的好?想你啊。

总之,母慈子孝,感人肺腑。

大臣们都被“感动”了,所以,在皇帝说赐宅邸给生?母,想让母亲在京城养老?时,并没有人反对。

程丹若估计,大家私底下已经有所猜测。帝王不做无?用的事,又是做梦,又是祭祀,没点目的怎么可能?

侍奉生?母也?好?,叔母也?罢,总归是孝心可嘉,不是不行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